醫指付+客服專線:(02)2885-8111
大洸醫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醫指付+介紹
  • 教學指南
    • 註冊會員
    • 綁定卡片
    • 輸入資料付款(醫院繳費用)
    • QR-code掃碼付款(診所繳費用)
    • 愛心捐款
    • 各支付方式使用教學
    • 各機構支援付款方式
    • 其他操作教學
  • 常見問題
  • 最新資訊
  • 聯繫客服
  • 醫療機構專區

遠端醫療繳費進化版「醫指付+APP」 明天正式上線

1/14/2025

 
行動支付日漸普及,愈來愈多的醫療機構開始導入,「醫指付」與150家醫療機構合作,進化版的「醫指付+APP」將於在1月15日上線,讓患者透過手機完成繳費,不必排隊等待或專程前往醫院處理帳單,減少就醫過程的不便。

金管會統計資料,2024年第三季全台行動支付交易金額突破 1.8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0%,顯示行動支付已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指出,醫指付的下載數與交易筆數,顯示使用者對平台的高度信任,也反映台灣在數位化醫療支付上的發展,患者若能夠透過手機完成繳費,就不必排隊等待,若接受遠距醫療,也不能專程前往醫院處理帳單。

對於進化版的「醫指付+」,吳明彥說明,以過去的用戶反饋與合作醫院串接經驗為基礎,依照最新規格與資安標準進行全面升級,新增多項功能,提升操作便利性與支付安全性,並有以下的特色:
  • 強化密碼安全性:比照現行現行行動支付裝置密碼常見長度,登入密碼由4位數升級至6位數,方便操作且增加安全性。
  • 新增生物辨識功能:支援指紋及面容辨識,快速又安全。
  • 新增綁卡3D驗證:提升綁定信用卡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因銀行跟國際卡組織的設定時程限制,預計於2月3號開始使用)。
  • 新增支付工具:新增支援「中租銀角零卡分期」,滿足多元支付需求。
  • 新增愛心捐款功能:用戶可輕鬆進行公益捐款,隨手做公益。
針對醫指付現有會員,無需重新註冊,只需下載「醫指付+APP」,完成更新密碼與重新綁定支付工具,即可使用,用戶的常用醫院與親友名單將自動帶入新系統,無需重新設定。醫指付+APP預計1月15日上線,完成升級或繳費可參與抽獎。
轉自:聯合新聞網

醫指付+APP明上線 遠端醫療繳費更簡單

1/14/2025

 
根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第三季全台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已突破1.8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0%,顯示行動支付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一部分,不僅如此,越來越多醫療機構開始導入行動支付,以提升就醫便利性與服務效率,而進化版的醫指付+APP將在1月15日上線。
​
2017年醫指付APP上線以來,醫指付累積 140萬註冊會員,APP下載次數突破154萬,讓患者可透過手機完成繳費,不必再排隊等待。此外,醫指付與超過 151家醫療機構合作,推動醫療繳費的數位化,讓多達 900萬筆交易輕鬆完成。截至2024年底平台累積交易金額已突破新台幣350億元。
進化版的醫指付+APP將在1月15日上線,依最新規格與資安標準升級,新增5項功能,包括1.強化密碼安全性:登入密碼由4位數升級至6位數。2.新增生物辨識功能:支援指紋及面容辨識。3.新增綁卡3D驗證:提升綁定信用卡過程中的安全保障。4.新增支付工具:新增支援中租銀角零卡分期。5.新增愛心捐款功能:用戶可輕鬆進行公益捐款。

現有會員,無需重新註冊,只需下載全新「醫指付+APP」,用戶的常用醫院與親友名單將自動帶入新系統,無需重新設定。1月15日起完成升級或是繳費都可參與抽獎,月月抽iPhone Pro、AirPods Pro及超商購物金等獎品。

轉自:中時新聞網

網路謠言聲明

9/15/2023

 
有關網傳「台灣駭客協會(HITCON)的資安漏洞通報平台ZeroDay早在去年6月就發現醫指付4位數密碼太簡單,容易造成大量資訊外洩。」針對此一問題,本公司初步回應如下,如有任何問題,再請與我們聯絡,謝謝!
醫指付4位數登入密碼僅用於註冊、登錄及確認繳費用,所有資訊皆採加密傳輸、處理及儲存。

​此外醫指付交易非屬一般消費,僅限繳付特定人士之醫療費用(需有就醫醫院、身分證字號及生日查詢費用),與各醫院僅以API串接金流交易資料,交換內容以就醫帳號、身分證字號、生日、待繳費用等資訊為主,且皆隱碼後儲存,並無病歷資料之傳送;再者,APP裡面綁定卡號、身分證字號及交易紀錄皆為部分隱碼處理,即使破解四位數密碼亦無法取得交易資訊。目前本公司已經請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資安事件調查作業,以儘速釐清事件真相。

醫指付資安應對機制

9/11/2023

 
圖片

醫指付資安防護應變機制說明

8/7/2023

 
圖片

4/1起日盛銀行及台北富邦銀行合併

5/18/2023

 
自2023年4月1日起,日盛銀行和台北富邦銀行已經合併,並以台北富邦銀行的名稱繼續運營。因此,醫指付合作銀行的數量從原本的31家減為30家。

行動支付再升級 iPASS MONEY增醫療繳費服務

1/16/2023

 
2023-01-16 12:34 聯合報/ 記者林巧璉/高雄即時報導
行動支付再升級,今天一卡通公司與「醫指付APP」聯手推出新服務,醫指付新增iPASS MONEY支付服務今上線,未來民眾可直接在LINE Pay內iPASS MONEY「生活繳費」管道內選擇「醫療照護費」輕鬆繳醫療費。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致詞表示,多元繳費管道可降低醫院的人力及物力負擔,也能縮短民眾就醫等候付款時間,減少感染風險。


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近年持續成長,政府喊出 2025 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9成」的口號。一卡通公司表示,「醫指付APP」是台灣醫療場域行動支付服務優質首選。一卡通公司今天舉辦聯合記者會,在衛生福利部專門委員彭美珍、社團法人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李飛鵬、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及醫界代表等見證下,宣布醫指付新增iPASS MONEY支付服務正式上線。


此次合作,除了「醫指付APP」新增「iPASS MONEY」支付功能,也同步增加LINE Pay內iPASS MONEY「生活繳費」管道,只要點選「醫療照護費」,輸入就診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繳費醫療院區,即可查詢就診醫療費並使用iPASS MONEY繳納醫療帳單,手機即繳一指付。


一卡通公司董事長廖泰翔表示,iPASS MONEY有超過540萬用戶數規模,是社群而生的支付工具,現在生活繳費服務項目已超過3千項,涵蓋全台國稅、地方稅及政府規費外,舉凡水電費、停車費、瓦斯費、有線電視費、社區管理費、健保費、信用卡費等。


醫指付大洸醫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明彥表示,增加如iPASS MONEY等電子支付服務為市場所趨,多元的支付服務及繳費管道,可增加服務的廣度,除能協助醫療院所提高民眾就醫滿意度,更能提升醫療院所的服務量能。


歡慶醫指付上線iPASS MONEY支付服務,特別推出繳納醫療費優惠活動,即是起至3月31日期間,繳納任一筆醫療費即享iPASS MONEY儲值金10元回饋(每人最高限得100元)。如果是首次使用生活繳費功能之用戶,活動期間繳納任一筆醫療費且於繳費當月消費任一筆,加碼再享iPASS MONEY儲值金50元。玉山銀行也推出獨家加碼,活動期間連結玉山銀行數位帳戶新戶,繳納醫療費可享帳戶回饋金500元。

看病不用再帶現金!這16家醫院可手機付費

4/7/2017

 
三立新聞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圖片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以及Visa國際組織今(7)天宣布,醫療行動支付平台「醫指付」APP已正式上線啟用,目前共有16家醫療機構參與,就醫病患及家屬只要下載「醫指付」APP,就可使用首波22家金融機構信用卡、及國際簽帳金融卡,日後就醫僅需透過手機APP即可行動繳費。

目前參與「醫指付」APP計畫的醫療機構包含:長庚醫療體系(基隆長庚、台北長庚、林口長庚、桃園長庚、雲林長庚、嘉義長庚、高雄長庚、高雄市立鳳山醫院、長庚診所共9家)、國泰綜合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敦南諾貝爾眼科診所 (QR Code掃描支付)。

手機下載「醫指付」APP並線上註冊,再輸入欲繳費病患的身分資料後,便可透過醫院的系統連線查詢批價應繳金額,完成付費並依此領藥。此外,「醫指付」也針對小型醫院及診所設計QR Code,提供多元支付選擇,不受任何的時空限制,病患或家屬再也不需要在批價櫃檯大排長龍,可以直接領藥,節省排隊時間;醫院內部也可減低行政負擔,以及因紙鈔衍生的接觸性感染風險,大幅提升醫療品質。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表示,日後持卡人不論持Visa、MasterCard或是JCB卡,皆可利用目前發行的信用卡及Visa金融卡進行醫療行動支付,享用更便利的支付選擇。

Visa攜手醫指付APP 推支付電子化

9/12/2016

 
中時電子報  2016年09月12日 04:10 孫彬訓/台北報導
圖片
圖片
全球行動支付急速發展,並呼應衛生福利部政策,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的會員機構率先推動行動醫療支付,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與Visa宣佈,將推出「醫指付」APP,預計在今年底上線,以後台灣消費者將可在醫療院使用行動醫療支付服務。

「醫指付」計畫首波將配合13家銀行與6家私立醫療院所,未來就醫僅需透過手機APP即可行動繳費。透過APP線上註冊信用卡或Visa金融卡,並輸入欲繳費病患的身分證號,醫院後台系統即可查詢批價應繳金額。消費者僅需於手機上按下繳費鍵即可完成付款,不受時空限制,病患家人也可於遠端繳費,相較於傳統的櫃檯批價繳費方式,減少民眾等待排隊繳費的時間,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及滿意度。據金管會去年底宣布,要在5年內,將電子支付取代民眾現金消費倍增至52%,此計畫擬於2016年底上線,積極催生台灣的醫療支付e化新世代。

衛福部部長林奏延表示,衛福部為促進醫院創新、提升醫療品質與滿意度,今年預計於國內醫療院所推行動支付,透過便民付費方式,建立友善醫療環境。行動支付可突破時空限制,便於病患親友遠端付費。衛福部特別感謝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Visa與各發卡銀行的努力,以及相關醫院單位參與這個計畫,共同為醫療品質和病人福祉而努力。

衛福部為了促進醫院創新、提升醫療品質與滿意度,2015年5月提出於國內醫療院所推行行動支付,以「便民、多元、E化」為原則,鼓勵醫療機構建置多元便利的行動醫療支付,建立友善醫療環境。行動支付可突破時空限制,便於病患親友遠端付費。目前全國已有63家國際醫療會員機構針對國際及自費病人全面提供信用卡或晶片金融卡等非現金方式繳費服務。

此外,衛福部除規劃多元便利的行動醫療支付服務外,因應國際醫療及台灣新住民就醫需求,鼓勵醫療機構配合服務不同文化及語言客群,建立多元溫馨友善醫療環境。

2015年來臺就醫的外籍病患已突破30萬人次,包含門診208,198人次、住院6,970人次、美容4,874人次、健檢85,003人次,面對就醫時產生的高額醫療費用,多家承辦國際醫療業務的醫療機構已實際提供刷卡支付醫療費用的方式,除方便病患使用外,更能預先確認其可支付醫療費用的額度,以避免發生欠費情形。

醫院加入醫療行動支付的誘因,主要是醫療行動支付可突破時空限制,不論何時何地、跨國亦可直接操作付款,提供給消費者更便利的支付選擇;同時為醫療院所省下部分使用信用卡付費的手續費,能夠讓這些省下的資源更集中於醫療服務,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積極爭取台灣行動醫療支付的誕生,提供更為便民的服務。目前第一階段試行邀請參與的醫療機構有6家,預計第二階段將擴展至全台公私立區域醫院以上的醫療院所。

​Visa以嶄新與完整的科技實力,作台灣行動醫療支付發展的強大後盾。為支持「醫指付」APP的支付服務,目前已邀請13家發卡銀行,超過4千萬卡友參與計劃,透過完整系統研發並全面連結醫療院所與銀行端,將來讓參與銀行的持卡人,利用所有信用卡及Visa金融卡進行手機醫療支付,享用更便利的支付選擇。
(工商時報)

    Categories

    全部
    招商活動
    新聞動態
    最新活動

    Archives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五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月 2022
    六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一月 2020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九月 2016

    RSS 訂閱

關於我們

大洸醫管
​醫指付+APP

使用流程

註冊醫指付+會員
​綁定卡片
輸入資料付款(醫院繳費用)
QR-Code掃描付款(診所繳費用)

支付方式教學
其他教學​

合作夥伴

醫療機構
​發卡銀行

最新消息

招商資訊
新聞動態
最新資訊

相關支援

FAQ
使用者條款
​隱私權政策
​
醫指付+客服專線:(02)2885-8111
 Copyright© 2025. Da Guang Healthcare Consulting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